(四)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
【概况】
2022年,坚持以中国式现代化引领基层治理现代化,结合区情探索高水平、高质量、高效率基层治理。推进居委会建设规范化、精细化,指导4个有条件的筹建居委会“摘筹新建”,6家延期换届选举居委会启动换届程序。精细划小优化管辖规模,制定居委会拆分工作方案,分层分类有序推进。加强“家门口”服务体系建设,年内调整沿街面居委会6个、沿小区主干道居委会2个。逐步健全社区工作者选聘“额度审核—招录自主”模式,优化招录流程,探索“一试两面”(一次笔试,两次面试),全年招录社区工作者216人,其中应届生24人。突出“四百”走访实效性和解决问题能力,更新“百事能”工作指导手册,收集整理优秀民情笔记汇编进行宣传展示。完善社区工作者分层分类培训体系,优选全区34名优秀居委会主任与“老法师”结对,提升居委会主任统筹协调、解决问题能力。以评促建,争创5A级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明晰标准,探索构建网格化综合管理服务片区中心规范化建设标准体系、第三方运营效能评估指标体系。(林慧珍)
【“四百”走访常态化】
2022年,持续巩固“四百”走访成效,建立健全常态化工作机制,夯实社区治理基础。坚持常态化走访机制,居(村)委成员落实分片包干走访责任,结合居(村)委“全岗通”接待制度和社区巡查制度,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形式,与群众建立经常性联系渠道,全面了解居村情况,及时了解群众需求,方便为民服务。建立分层分类问题解决机制,通过提出实施项目并推动落地的全过程,搭建议事协商平台,引导社区各类主体参与社区事务,改善社区公共资源分配、公共空间管理、公共秩序维护等,解决社区难点堵点问题,提升群众的家园共同体意识。利用“社区云”移动端,通过“四百”活动专栏,用好“接待走访”“问题处置”等模块,在工作走访中形成线上记录。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通过“社区云”居社互动端进行通知发布、意见征集等,用好“议事厅”模块探索线上社区民主协商,推进实事项目实施。激发社区工作者内驱化活力,评选“靠谱社工”50名,民情笔记“效率本、民心事、好建议”优秀社区工作者30名。健全“四百”走访活动机制,提升普陀居民的生活满意度、幸福感,全年全区1910名居委会社区工作者走访居民110万户次,解决急难愁盼43200个。(宋慧丽)
11月2日,梁慧丽、陈文伟督查组到金梅园居委会进行“四百”督查(区民政局供稿)
【社区干部培训】
2022年,通过探索一体化培训机制、项目制培养机制和督导式带教机制,在区—街道镇两级全覆盖地对社区干部开展赋能培训、项目沉浸式培训以及“大梁”书记督导带教培训,全方位提升社区干部队伍的共情能力、引领能力、专业能力、协商能力。对居(村)委会主任加强赋能培训,强化“四训并举”(集体培训、双月选训、小班带训、实地督训),突出新当选主任集中培训班“履新赋能”,增强居(村)委会主任挖掘、联动、盘活社区治理资源,解决民生难题,调处居民矛盾的能力;对社区工作者细化服务事项,编制全岗通指导手册,通过系统且全面的案例与方法,帮助社区工作者第一时间熟悉居民区每个条线工作,实现“一专多能、一人在岗、事项通办”,同时对考核优秀的社区工作者给予绩效奖励。年内培训居(村)委会主任近40名、社区工作者700余名,新进社区工作者200余名。(宋慧丽)
【社区工作者招录】
2022年,区民政局印发《普陀区关于开展街镇自主招聘社区工作者的实施办法》,将社区工作者招录权限下放到街道镇。以优化队伍结构、广泛吸纳人才、满足实际需要为目的,指导街道镇开展自主招聘工作,全区10个街道镇自主招聘工作进入常态化,年度招录社区工作者214名。(宋慧丽)
【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
2022年,加强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指导各街道镇争创5A级受理中心。编制指引手册,加强宣传指导。通过图文结合展示第三方评估指标内容,指导全区各受理中心全面落实各类建设要求。开展专题培训,解读政策法规。依次组织开展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网管培训和标准化建设专题线上培训,围绕指引手册进行解读。进行实地指导,及时补齐短板。先后赴10个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进行多轮实地指导30余次,坚持问题导向,针对评估中可能出现的失分点,逐一分析梳理,因地制宜给出解决方案,助力各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持续完善后台数据,补齐各项短板。此轮评估中,普陀区有3家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获5A级称号,6家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获4A级称号。(宋慧丽)
【“邻聚里”党群服务中心建设】
2022年,加强“邻聚里”党群服务中心建设,全区新建2个片区(中心),至年底共有32个片区(中心)投入运营。各片区(中心)立足群众需求,统筹资源优势,突出功能定位,为周边百姓提供卫生服务、社区助餐、精神文化、亲子教育、长者照护等300余项服务,建成29个社区卫生服务站、19个社区食堂、11个为老助餐点、20个综合为老服务中心、21个日间照料中心以及5个长者照护之家,成为构建“9073”为老服务格局中社区养老的重要阵地,持续完善“家门口”服务体系。(宋慧丽)
长征镇新城党群服务中心(区民政局供稿)
【民政业务“一网通办”】
2022年,新增“隔离点医学观察证明开具”“长护险评估结果推送”“老年助餐缴费”“老年助餐申请”和“老年助餐优惠申请”等5项自管公共服务事项。至年底,公共服务事项共29项,其中自管公服6项;新增“老年助餐一件事”,配合区医保局完成“长护险服务一件事”;打通数据壁垒,配合区大数据中心完成“婚前保健服务一件事”数据共享工作;根据“免申即享”“一件事”等工作要求,对“办事指南”进行修订。主要涉及“发放老年综合津贴”“社会团体登记”“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养老服务补贴”等事项调整,同时新增区级公共服务事项“入住养老机构申请”。推广自助终端“随申码”离线服务,帮助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全区离线码服务7万余人次。全年“网上通办”事项12431件,其中全程网办11648件,占93.7%。加快自助终端建设,全区综合自助终端达23台,24小时自助服务区实现街道镇全覆盖,服务84225人次。(吴扬)
【社区疫情群防群控】
2022年,加强街道镇、居村工作指导,动态下发重点人员管理手势、中高风险区防疫管理等工作提示百余次;扎实做好社区重点人群数据统计,严格审核居家管控条件;开展53名社区防控专岗招聘,为基层充实防疫力量;加强对各居村疫情防控工作实地督查,及时发现问题并要求整改,巩固疫情防控成果。(邓怡颖)